健康园地
健康园地-健康园地
别把"肿脸"当小事!慢性腮腺炎的这些症状要警惕!
口腔颌面创伤正颌整形病区:曹亚洲 、王育新[2025-10-22]

7岁的小明最近半年总是反复‘肿脸’,每次吃饭后就觉得耳朵下面胀胀的,时好时坏。这几天总觉得没什么精神,吃饭也不香。早上起床感觉耳朵下面有点疼,妈妈给他量了体温,37.8℃,有点低烧。“可能是感冒了”妈妈想着让他多喝点水。第二天,小明照镜子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脸好像变胖了!边耳朵下面肿起了一个小包,摸上去软软的,一按就疼,连张嘴都觉得不舒服,最爱的果汁也喝不下了去医院就诊,被确诊为腮腺炎。

什么是慢性腮腺炎? 

慢性腮腺炎是一种唾液腺的慢性炎症,主要表现为腮腺区反复肿胀、疼痛。根据病因和表现不同,可分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和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两类。

 b6994b08-f5dd-4d6b-a6eb-9706230444a6.png

两类慢性腮腺炎的典型表现

1. 慢性复发性腮腺炎:儿童高发,青春期多自愈高发人群3-6岁儿童,部分可持续至成年。

发作期表现:

突然肿胀:晨起或进食后单侧或双侧腮腺区(耳垂下方)肿大、发红、压痛。

分泌物异常:按压腺体时,导管口可能流出胶冻样或脓性液体。

伴随症状:低热(通常<38.5℃),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口腔卫生差诱发。

静止期表现:

无明显症状,但导管口分泌液可能仍浑浊。

病程特点:初期每年发作数次,随年龄增长发作减少,多数青春期自愈,少数持续至30岁后。

2. 慢性阻塞性腮腺炎:成人多见,与导管阻塞相关

典型表现:

进食后肿胀:咀嚼或吃酸辣食物时腮腺区胀痛,按摩后可缓解。

触诊异常:腺体质地偏硬,按压有轻微疼痛,部分患者可摸到增粗的导管。

分泌物特征:导管口分泌“雪花样”浑浊液体或黏稠蛋清样唾液,有时可见黏液栓子。

病因:导管狭窄、结石或黏液栓阻塞导致唾液排出不畅。

如何治疗慢性腮腺炎?

1. 保守治疗(首选)

 药物治疗:急性发作时使用抗生素,必要时配合促唾液分泌药物。

家庭护理: 

酸性食物刺激:如含柠檬片,促进唾液冲刷导管。

腺体按摩:从耳前往下颌方向轻柔推挤,帮助分泌物排出。

门诊治疗:

导管冲洗/扩张术:此为专业医疗操作。医生通过特制针头或唾液腺内镜冲洗、扩张导管,清除黏液栓子,并可灌注药物(如抗生素)以抗感染消炎。

2. 手术治疗(保守无效时) 

手术指征: 腺体严重纤维化或反复感染导管内结石形成。

手术方式:功能性腮腺切除术(在保护面神经的前提下切除病变组织)。

给患者的建议

日常生活中,如发现腮腺区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、疼痛或反复发作,应警惕腮腺相关疾病的可能性,并及时至医院就诊,由医生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化治疗。


Copyright © 2018       南京市口腔医院版权所有      苏ICP备11033175号-1      电话:025-83620300      地址:南京市中央路30号      传真:025-83620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