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阶段:基础干预
1.行为矫正:避免咀嚼硬物、单侧咀嚼,调整驼背姿势(减少颈椎-下颌代偿)。
2.物理治疗:热敷(40℃, 15分钟/次)、超声波促进血液循环。
第二阶段:医疗介入
1.咬合板治疗:定制稳定性垫,分散关节压力,矫正夜间磨牙(有效率60%-80%)。
2.药物管理: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塞来昔布),严重疼痛可联合肌松剂。
第三阶段:微创与手术
1.关节腔灌洗术:清除炎性介质,适用于急性滑膜炎。
2.关节镜手术:经1.9mm切口修复关节盘,创伤小、恢复快。
3.开放手术:仅用于关节强直或严重骨破坏(<5%病例需此类治疗)。